close

加拿大得感恩節已經過了,美國的感恩節就快到了。來到北美洲之後因為大部分得廚房都有烤箱作為標準配備,因此烤肉得機會就變多了。在此提供大家一下我烤鴨子得經驗。

鴨子的前處理:

鴨子、鵝、松雞、鵪鶉還有雉雞,在烹調的歸類上都屬於野禽類,口感一般較硬味道一般也比較豐厚。鵝與鴨子在生物學的分類上一般是屬於雁鴨科,在野生得環境下一般會有長途的遷徙性,因此胸肌非常的發達。因此在處理的時候必須要注意軟化肉質,並且想辦法去膩。因此算甜的水果就成為了適當得醃漬或填塞選擇,因此法國料理有所謂的陳皮鴨。基本上,常見的填餡有絞肉、水果、辛香料、麵包粉。在國外烤禽類的填餡,甚至可以獨立出來成為餐桌上的一道菜。我喜歡把禽類去骨在放入填餡去烤,順便在去骨的過程中去掉大塊多餘的脂肪。

在爐烤之前鹽醃恐怕也是相當得重要。因為這是自己要吃得,所以我很懶得弄肉汁來配因此我用鹽醃了一段時間。在此提供兩個我常用的醃漬方式,其一,在禽類外層抹上薄薄的一層粗粒的海鹽,待鹽完全融化了大致上就入味了;其二,就是調配6%的鹽水,將禽類浸入水中,等待兩天,就可以均勻入味了。在處理小型的禽類,第二種方法相對上就比較好用,如果你是要處理火雞這麼大型的鳥類的話,要找到適當得容器調配足夠的鹽水就顯得浪費了。

爐烤

在台灣大部分的家庭都沒有大烤箱作為廚房的標準配備,因此烤全鳥除了鳥仔巴之外幾乎是不可能辦到的。不過出國來,就顯得是一個常常可以做的事。基本上烘烤的時間跟溫度與你買回來的鳥類重量十分的相關。鴨子:用攝氏180(華氏350),每一磅(450g, 12台兩)30分鐘 ;鵝: 用攝氏200(華氏400),每一磅(450g, 12台兩)15分鐘,外加15分鐘;鵪鶉: 用攝氏190(華氏375),烤15-20分鐘(通常因為太小,一磅都不到);雞: 用攝氏200(華氏400),每一磅(450g, 12台兩)18分鐘,外加18分鐘;火雞:小於10磅用攝氏180(華氏350),每一磅(450g, 12台兩)20分鐘,大於10磅用攝氏180(華氏350),每一磅(450g, 12台兩)16-18分鐘,並且在中途把滴在烤盤上的油淋在火雞表面。

依一台斤半的雞為例:

須使用攝氏200(華氏400)的溫度來烤(先預熱)

烘烤時間: (900/450)*18+18=54分鐘(大致上烤一小時)

以上的烘烤時間只能當做準則,其是每一次的爐烤都會有些微的差異,如果要有固定的標準的話可以去買一支溫度計,從雞大腿內側裡插進去當溫度到達攝氏85度,肉就是已經熟了。

肉汁製作

在烘烤到剩下30分鐘時,可以把烤禽類拿起來,並在烤盤底下鋪上蔬菜與香料。在完成爐烤至候鳥類須要靜置5-10分鐘的時間。用這個時候把烤盤裡的肉汁連同蔬菜放到果汁機裡打成泥並且過濾。大火煮到收汁就行了,你也可以用澱粉勾芡收汁。

烤鴨-2.JPG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貪吃去死團長 的頭像
    貪吃去死團長

    貪吃去死團長的窩

    貪吃去死團長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